孫忠傑在「以陶會友」的禮念下,以蒙古語發音的朋友anta,「安達」為名,隻手創立了「安達窯」,歷經十餘年不懈的嘗試,焚炙出爐火純青的青瓷燒製技術,延燒至今,在黑白兩大基調對立分明的簡約生活潮流中,劃出一道青綠色的涼潤清爽。


不僅在尋常人家中,重現公侯貴族賞玩的青瓷,將青瓷從珍藏的藝術品,轉化為增進生活品質的生活陶藝品。更是一再地鑽研釉藥技術,重現失傳汝窯、定窯等技術。


孫忠傑認為,談論到瓷器,總令人想到中華文化,想到中國,與台灣這塊燒製陶瓷的原產地產生脫節,無法產生一致的聯想,為了區隔市場與產品的重新地位,將台灣的本土特色融入創作,在瓷器上展現精緻而專屬台灣的獨特風味。


孫忠傑這份開創專屬台灣的陶瓷藝品的精神,傳承至後代,孫家三姊妹不但致力將父親的精神發揚,更在傳統陶瓷工藝中注入一股專屬於現代的活力。


大女兒孫盈馨以嶄新概念,在青瓷上展現季節概念的「四季和茗」,初試啼音,即博得滿堂喝采,2008年台灣優良工藝品評鑑時,榮獲「時尚獎」,取得C-MARK工藝品標章。三女兒孫筑怡,不僅承襲父親對於釉藥的堅持,一再地嘗試、開發出新式釉藥,將創意融入生活的概念,如圓滾討喜的的象形身型「耳環收藏家─little」,入選為鶯歌陶瓷博物館「2009創意生活‧陶瓷新品評鑑展」。


兩位女兒的創意在孫忠傑的指導下,將現代設計與製造量產融為一體,將陶瓷藝品更往一般群眾的生活推去,但如何傳達出安達窯這份情感呢?在推廣、行銷的部分,則由企管畢業的二女兒孫若屏一手包辦產品DM設計與包裝行銷的部分。


孫家三姊妹自父親的手上承接下安達窯,三人分工協力,她們堅持的信念,一如在父親的堅持下所燒製而出的青瓷一般,唯有青出於藍,方能勝於藍。在展現自家品牌的恆久經營之餘,重視地球環保的永續經營理念,期許能落實零污染的永續綠工藝。

   

  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你找小人出出氣


 

可以不知道「多意田」這間以中文意涵為──諸多創意萌發的田地──命名的公司,
也可以不清楚這個以「do more idea」為宗旨的公司,因為這間公司一開始就是以「設計小人 SBBS」為目的而設立。

 

設計小人SBBS究竟是什麼呢?原來是stab back back stabber,表示出戳人者,人恆戳之的無限迴圈。相信現代人在職場上,常感覺四處有小人,處處遭陷害。多意田創立人在一次與朋友聊天中,聊到遭到小人陷害的話題時,突發奇想:「每一次都被小人『設計』,現在就讓我們來設計『小人』,提供上班族發洩解恨的管道吧!」就是這樣的一個想法,而有的多意田這個品牌。

 

要將職場上的小人,設計成「小人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歷經多方討論之後,決定了小人造型的兩大特色,一是:搬弄是非的大嘴巴。職場上的小人不管五官長得如何,一張搬弄是非的嘴巴總是將人整得淅瀝嘩啦;二是:如氣球般澎大的腦袋。職場上的小人總是喜歡愛澎風,腦袋裡總是空空如也。

 

決定了小人的造型之後,接著就是要怎麼來設計小人?既然職場小人這麼喜歡整人,不如就讓造型小人變成辦公器材,在辦公室裡做牛做馬贖罪吧!小人的造型與功用方向決定之後,200544成立,在西門町創意市集正式擺攤販售,第一次擺攤,設計小人SBBS 便因為其獨特的洩憤式積極療傷功用,受到經銷商的喜愛,很快地打響品牌名號。

 

目前多意田員工總數為9人,其中3位設計師終日埋首於「設計小人」,希望讓每一件商品都有自己獨特的概念,並具備實用性,讓消費者充分達到獨特的發洩快感。2010年,已經開發出15項設計小人商品,未來不僅開發出更多設計小人的花招,套用在各式生活用品上,更籌畫有別於設計小人的全新品牌商品。

        

    
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名奇 以感情堆積出來的創作


來到鶯歌鎮,隨意在馬路上跟陶瓷商家問路,一定都知道名奇的曹其涯,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當地的高職已經教了11年頭的老師身分,經他手下所創作出來的作品,也是獲獎連連的得獎創作者,大家熟悉他的程度,就如同曹其涯跟名奇之間劃上了等號。

 

而提到名奇這個名稱的來源,相當喜歡創新的曹老師,將這個品牌以設計語彙的方式描述:「名是名利,是空虛的,所以在名這個字的旁邊沒有框架,僅以黑色底呈現;是創造奇蹟、奇特的,所以奇字雖有框架,但字的最後一筆劃卻突出框線,表示創作要突破、要奇特,不受框架限制」這兩個字的結合,也就是曹其涯的創作理念的源頭與基調

 

曹老師讓名奇這個品牌,以設計概念+質感取向=產品價值,從設計製作生產到包裝設計與推廣獨一無二的一條龍的作業模式,讓名奇在台灣的陶瓷界屹立不搖,曹其涯以本身具備的設計概念優勢,由最初開始的代工製造,如:跟知名設計師石大宇陸希傑葉怡蘭城兆偉等大師合作,或是知名的廠商,如頑石文創等,到成立自己的品牌,漸漸在業界打響自己的名號。從1984年成立工作室這一路走過來,名奇漸漸找到了自己的品牌定位。

 

名奇由曹其涯自己一手包辦的個人工作室到現在的五人生產力,工作人員雖然不多,但是講究起作品的品質,則有著完美堅持的精神,「必須要說服自己的東西,才願意貼上LOGO出貨」,直到現在製作杯子的成功率也僅有50%~60%,大約有40%的產品還是要被淘汰的,他總認為堅持產品的品質與質感才能維護且延續品牌的生命

 

除了堅持品質之外,名奇的創作作品常獲得獎項可以佐證:07年榮獲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創意新品獎的三大項獎項,08年獲得陶瓷金質獎的銀獎、榮獲台灣優良設計產品GD標章、09年獲得工藝競賽獎、青花艷、10年獲得陶瓷金質獎優選。這些種種的榮譽,讓曹其涯更堅定名奇要走的創新設計路線是對的

就是因為擁有特殊點子的創意,以簡單的線條呈現作品意涵,加上親情、愛情、友情三大基本情感的融入創作的作品中,因此,格外顯得作品別有義意,企業合作的案子也不斷湧進,怕量多的案子無法消化,老是擔心接下來的案子太多,曹其涯笑說自己是個怪咖,既期待又害怕忙不來不過,對於走一條這樣特別且辛苦的路線,曹其涯沒有遺憾,只願要是將來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家店,完全呈現自我的創作那就更完美了!

     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水越」AGUA design1996年在台灣正式成立。水越的產品有著極高的辨識度,即便在眼花撩亂的各式文具商品間,都可以一眼指認出來。它們首先是近乎潔癖
的極端講究的白,然後是某個非常獨樹一格的尺度感。就像許多建築師會有自己鍾情的模矩(
module),這幾乎也可以看為一種簽名。人的視覺是非常敏銳的,一看到特定的長寬比,就可以將之做出準確歸類,而水越的產品就有這種一致感。

 

但就像美學上絕不讓步的堅持,水越的特色也還在於對於功能性的不斷研究、開發。關於文具商品,我們還能有多少想像力?水越不甘於只是上頭的圖案有變化,還要考量到紙張的質感、封面封底、翻頁、印刷、反折標籤,多年來持續有新成果。敏感的人,一使用就能辨別真章,但即便是原先大而化之的消費者,在仔細閱讀完隨商品附上的說明,便像是上了一堂設計課或生活美學講堂那樣,提高了對日常的感知程度。

 

水越最重視的或者該說是設計之作為本體的概念思考,這件事反映在他們持續與藝術家合作。水越希望藝術創作所意味的更自由、基進態度,可以感染給商品設計,帶出新的向度。除此之外,水越最大的心願且是將設計從文具與生活用品,拉到「設計城市」這樣的格局。這幾年來的「都市酵母」運動,水越集結了一群理想相仿的設計人,希望能藉由設計的力量,讓台灣擁有美好的城市。

(水越刺青紋貼明信片)

(水越刺青紋貼明信片)

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天晴設計事務所」的前身是點石創意整合,在2008年改名同時也是轉型。過去以品牌定位為優先,看設計師做出來的作品風格較適合那個品牌,我們便把它歸到那個品牌系列之下,而天晴設計事務所階段則更著重設計師的價值,不再是設計公司本身。

 

設計師笑說,天晴設計事務所將自己看為只是個「公司」,也許就像模特兒經紀公司,把自己當作一個平台來整合資源,目的還是希望讓裡頭的設計師發揮最大能量,創造更好作品。

 

天晴設計的核心理念是,設計不只作品價值,更尤其還有人的價值。設計師在不被掌控、指定特定用途服務的情況下,必須更為自己負責任,便能將更底下的潛能展現出來。則當然光芒便也應該回饋到設計師個人身上,這樣一來,消費者也會用更深刻的方式去理解甚至期待設計師的作品。

 

天晴設計目前主要是四個設計師系列:

 

易瑋勝設計師:最在意人本身的行為面,洞察人的心理行為。作設計著重於對事物的外在,例如線條、質感,作出轉化,將隱微的個人感覺帶進作品,看別人能否感受到他對這件事物的感覺,是試探也是溝通。

 

李尉郎設計師:對於文化非常敏銳且感興趣,設計師對傳統文詞、文學有相當的涉獵,常會出現文化性商品。例如有名的豆腐杯不但呈現了豆腐的東方意象,甚至連杯子使用過程的「豆腐放倒」,都是「福倒」的比喻。

 

邱建基設計師:如同設計師自己個性,他的設計手法也比較低調,不喜愛太多裝飾,會將最單純元素擺上去,以最低限的造型和材質,準確傳達一件事的訊息。

 

劉晨旭設計師:是幾位設計師中最希望表達一種「輕」。不是輕浮,而是解開生活的疲憊、生存的沈重,將趣味轉化為商品。希望人們可以會心一笑,可以縱容自己的好奇心。

 

        
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陶藝文化的守護者


「需要我回來繼承祖業嗎?」身為家中獨子,在外地求學的林國隆,高中即將畢業時這樣詢問父親,而父親僅說了一句︰「雖然傳統燒窯的行業已經是夕陽產業,但這是祖先留下來的,我們有責任維護它。」就此林國隆便知曉傳承家族事業是父親的心願。

 

面對父親口中的「夕陽產業」,林國隆思索著拯救這個家族事業的方法。最終,他決定先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,報考了聯合工專陶瓷玻璃工程科。第一天到學校報到時,他便告訴後來影響他至深的陳煥堂老師︰「這科系是我的第一志願,也是唯一志願,因為我家裡工廠快倒了。」這番話,讓身為陶藝家的陳煥堂老師對林國隆特別關注,也因此讓林國隆得到這位恩師的幫助,有機會到業界實習累積經驗。同時,在當兵退伍後,林國隆也在陳老師的建議與引薦下,進入一家陶瓷外銷公司工作,歷練了長達一年的時間。

 

打從1983年回到水里蛇窯,林國隆便開始構思水里蛇窯的改革計劃。當他思考水里蛇窯的價值所在時,發現蛇窯除了具有生產傳統陶瓷的能力之外,最珍貴的價值莫過於「文化」與「歷史」。幾經思索之後,林國隆的計劃有了明確的方向──將水里蛇窯這富有文化價值的地方進行產業化包裝,並且賦予教育性,讓水里蛇窯從生產陶瓷,轉型成為讓民眾學習歷史與傳統的文化園區。

 

在文化產業推廣並不盛行的年代,林國隆想要打造文化園區的想法可謂創新。因此,要落實將水里蛇窯進行轉型的理想,需要耗費更多的準備功夫。首先,資金籌備成為首要的困難。再者,如何讓大眾接受「購票參觀工廠」這個新作法也成為一項挑戰。然而,歷經10年的時間,林國隆靠著一步一腳印地為水里蛇窯進行改建計劃,並在19931112日,中華文化復興節這一天,正式對外開放參觀,成為國內第一座陶藝文化園區。直至今日,水里蛇窯已發展成為一座擁有九二一紀念館、文物館、陶藝教室等多角經營的園區。

 

在進行以觀光、教育為重點開發的同時,林國隆也不忘水里蛇窯製造傳統陶製品的本質,運用窯區資源與設備打造自有品牌,推出陶藝設計產品。如今,水里蛇窯推出的陶藝設計產品不僅於自家專賣店、網路等平台販售,水里蛇窯亦和飯店等企業合作,將陶藝的美感帶進生活。對林國隆而言,陶藝設計產品的市場開發,除了讓蛇窯的薪火得以持續燃燒,同時也希望讓陶藝產品將傳統文化帶進大眾生活範疇,讓現代人也能感受傳統窯燒陶瓷的文化與美學。

 

秉持著「文化是有價值的,並且值得被保護」的理念,林國隆透過多角經營,將水里蛇窯根深蒂固的文化與傳統發揚光大,並為原本面臨沒落窘境的家族事業帶來轉機。未來,他希望繼續朝教育園區的型態經營,守住水里蛇窯歷史命脈之餘,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和認識充滿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傳統陶瓷文化。

    

bravo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